中国皇帝

中国皇帝

中国皇帝中华帝国君主天下共主

(中国皇帝的附加或意同头衔)

天子:中国共主及帝王之头衔,意指上天之儿子,象征统治天下之权力源自上天。圣人:中国古代圣明的君主帝王,及后世道德高尚儒学造诣高深者,称圣人。天可汗:初唐时期中国皇帝在东、西突厥和葱岭以西外交上的一种称号;意为高尚的有权力者。后来的突厥人和蒙古人亦用“中国可汗”称呼中国的皇帝,意为中国本部之最高领袖。天皇:唐高宗时对皇帝的尊称,高宗被称天皇,皇后武氏被尊称为天后。

帝国君主传国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秦始皇为首位采用皇帝称号的中国君主中华朝贡体系宗主(仅列出重要或长期受册封藩属国,详见曾向中原王朝朝贡的政权列表) 朝鲜宗主 琉球宗主 越南宗主 缅甸宗主

南掌宗主

详情开国君主秦朝 始皇帝 嬴政(史称秦始皇)末代君主法理上:清朝 宣统皇帝 溥仪(1908年12月2日至1912年2月12日间在位,因辛亥革命与随即建立之中华民国退位)

存有争议:中华帝国 洪宪皇帝 袁世凯(时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意图称帝,后因在筹备阶段中爆发护国战争,战败且告终)建立秦朝,前221年11月18日(《初并天下诏》);承继于东周,以秦灭六国之战后始终结清朝,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诏书》);因辛亥革命而终,法统传承至中华民国居所依各朝首都为皇宫所在地而定;1420年至1912年间位于北京紫禁城产生方式世袭、禅让、改朝换代(武力征服或篡位)

中国历史上的君主最初被称为后、帝、皇、王、天子等。皇帝称号则始创于公元前221年的秦朝,秦始皇以自己一统海内的功绩为傲,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盖“五帝”,古往今来的统治者无人能及,决意用新的称号以示自己的尊贵身份,遂创号“皇帝”,自己称“始皇帝”,规定后世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千秋万世。与“皇帝”称号相对应的,秦始皇还创立并推行了一整套中央直接统治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皇帝政治权力的国家机制。这一整套体制在秦朝被民乱和战国诸侯后裔推翻后,被汉朝承袭并加以巩固,并随“皇帝”的称号流传后世。自秦始皇创制“皇帝”称号以来,中国后世王朝的最高君主纷纷以“皇帝”为号;而秦始皇创制以“皇帝”为最高、最权威统治者的国家体制,也被称为帝制。秦始皇另外规定,皇帝的命令称做“诏”,自称为“朕”。

对皇帝的尊称历代不同,当面称呼皇帝有“陛下”、“吾皇”、“圣上”、“今上”、“皇上”、“万岁(万岁爷)”等尊称,私下提及皇帝则需使用“圣人”、“官家”、“大家”、“主上”、“天家”、“县官”、“至尊”、“万乘”、“御驾”、“圣驾”、“上”等尊称。在中国大一统时期,被公认为“皇帝”的君主只能有1人,这些大型王朝统治着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并取得周围地区名义或实际上的臣服,如此才能被认定为“正统”。“正统”政权往往被称为“某朝”、“某代”、“大某”,而不称为“某国”;而在大分裂时期,中国本土没有公认正统的皇帝,但同时有两个或数个中小型王朝并立(如三国时代,魏汉吴三朝并立,并且出现了魏文帝、汉昭烈帝、吴大帝等3位皇帝分治天下),亦取得其周边地区臣服,这些中小型王朝的实力超过了一般的“国”,公开称“皇帝”,并互相质疑对方的“正统性”,却始终没能实现一统海内的功绩,因为只要这些中小型王朝统一天下,平定海内外,就可以晋升为大一统王朝。如南北朝时与五代十国时期,三国时期时,亦有魏、汉、吴等三大王朝互相对峙;另外历史上某些政权统治区域相对较小,其君主在自己的国内称皇帝或王,对外则臣服于某一政权,这些不被二十四史体系认同为正统的“皇帝”,实际仅相当于“国王”,如历史上南唐国,其第三任国主李煜就对内称皇帝,并对北宋称臣。此类政权的称谓仅仅是“某国”,而不能称“某朝代”。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统朝代的标志之一是相传为夏朝大禹制作的九鼎,传至周代,到秦朝末年失传;自秦朝开始,中国第一位皇帝赢政(始皇帝)创制了皇帝称号,并改以传国玉玺以及金龙作为正统皇朝的标志,然而该玉玺几经失传、后世所谓重新发现者又多是伪作,故而玉玺自西晋以后已经基本丧失了其标志性地位。

中国帝制同其皇帝头衔一直延续到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至此中国帝制结束;中国国体转为因辛亥革命而建立的共和国,法统也依《清帝退位诏书》传至中华民国。进入民国时期,虽有袁世凯筹备中华帝国并自称皇帝、张勋复辟等事件,但都以失败告终。按照柏杨在《中国人史纲》的说法,至此在中国君主制与帝国时期,中国历史上共出现了83个王朝,从黄帝到清逊帝溥仪,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皇帝、162个王。历代中国的皇帝中,寿命最长的皇帝为清高宗弘历(乾隆帝),享寿89岁,寿命最短的皇帝是东汉殇帝刘隆,不满2岁即驾崩。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清圣祖玄烨(康熙帝),在位近62年[1];在位时间最短的是金末帝完颜承麟,在位仅30分钟。在中国历史上,仅有1位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北魏曾发生以女婴代替来称帝的事件,但没有实质施政,还因此导致了哗变,而真正有权的女皇帝,是为唐朝时的高宗皇后武氏,她篡唐建“周”(史称武周),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即后世谓“武则天”、又称“武皇”的女人,其晚年退位将政权复归于自己的儿子,恢复了唐朝的统治,死后更是去帝号,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合葬于乾陵。唐朝之后虽然有多位皇太后临朝称制(如清朝慈禧太后),具有皇帝实权,但仅是有实无名,没有尊号,所以未再出现真正登基、拥有皇帝头衔的女皇帝政权出现。

起源[编辑]

在上古三皇五帝时代至夏、商时中国最高统治者生前的称号为“后”;从商朝开始,君主生前称“王”,死后改称为“帝”;如黄帝、后羿、后稷、帝喾、帝尧、帝纣等。

从周朝起,最高首领称为“天子”,周室称“王”作为天子的尊号,如周武王、周平王等。然而早在西周,楚国因反对周天子的统治已自称为王,及至战国,随着周天子彻底失势,陆续发生了徐州相王与五国相王等事件,使得本应是天下之主的王号成为单纯的一国之君号,不再有尊崇地位。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曾自称“西帝”,并派大臣魏冉出使齐国,推举齐湣王为“东帝”。招致各方诸侯国的愤怒,在巨大压力下取消,齐王、秦王见称帝不得人心而取消了帝号。

秦始皇想像图(实际上秦朝不执行周礼,并不穿冕服)。为东亚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

秦朝建立后,因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不愿沿用已经沦为一般国君称号的“王”,而建立“皇帝”一词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谓,自此以后“皇帝”取代了“帝”、“皇”、“后”与“王”,成为此后两千年来中国帝王专制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并仍然与“天子”交互使用。

历代政权[编辑]

中国自秦朝以后的君主虽然大多数以皇帝做为天子的尊号,但仍有相当部分的君主不称皇帝。比如:秦王子婴、西楚霸王项羽、三国时期燕王公孙渊、前秦天王苻坚、十六国北燕及五凉的君主、五代十国吴越、马楚及荆南的半独立政权、明郑延平王郑成功、大明永和中兴王朱一贵、顺天政权盟主大元帅林爽文、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等。本表基于只录入皇帝的原则,所以皇帝人数和该政权的实际君主数,并不相同。比如:清代十二位君主,但努尔哈赤只是后金大汗不是大清皇帝,所以不计入皇帝人数(追尊为清太祖)。生前未称皇帝但后来被追封为皇帝者,比如:曹操、孙坚、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高欢、高澄、宇文泰、宇文觉、李克用、杨行密、徐温、王审知、李继迁、李德明、多尔衮等人,并不被纳入该列表。若包含追尊皇帝,中国共有263任皇帝。以下列表中实际掌权的“朝代”与“独立政权”(又称分朝)一律以粗体字来标示,而没有使用粗体字的往往都是以“失败告终的政权”或者是向朝廷示忠并且不寻求统治整个中国的“半独立政权”为主。如大渤海、大中国、大封民、大理国、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满洲国、兴辽、南越、闽越、东夏等虽建立在中国传统地域范围之内,但其自身定位并非为中国的政权或不寻求统治整个中国的政权,因此不纳入该列表内。另外,秘密结社政权也不纳入该列表内。

中国帝国时代君主家族树简图

中国君主称皇帝的政权列表

时代

王朝

国姓/皇室氏族

皇帝人数

称皇时间

备注

秦汉秦帝列表汉帝列表

秦朝

嬴姓赵氏

2[2]

前221年-前206年

前221年,秦始皇开始称皇帝,前207年,秦二世被杀后,子婴取消帝号,称王,46天后秦国灭亡

芈姓熊氏

1

前206年-前205年

前206年,楚怀王熊心被项羽等诸侯尊为义帝;前205年,义帝被杀

西汉

刘氏

15[3]

前202年-9年

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前202年,称帝;这里计入刘恭、刘弘、刘贺、孺子婴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新朝

魏郡王氏

1

9年-23年

9年王莽称帝;23年被杀

更始

刘氏

1

23年-25年

23年刘玄被绿林军拥立称帝,嗣汉;25年被杀

无记载

王氏

1

23年-24年

23年王郎在邯郸称帝,嗣汉[4];24年被杀

建世

刘氏

1

25年-27年

25年刘盆子在长安被赤眉军拥立称帝,嗣汉;27年降东汉

成家

公孙氏

1

25年-36年

25年公孙述在成都称帝;36年被杀

无记载

卢氏

1

25年-40年

25年卢芳在漠北称帝,嗣汉;40年降东汉

东汉

刘氏

14[5]

25年-220年

25年刘秀称帝,嗣汉;这里计入刘懿、刘辩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阳明

许氏

1

172年-174年

172年许昌在句章称帝;174年被杀

无记载

张氏

1

187年-189年

187年张举在河北称帝;189年出奔失踪

无记载

阙氏

1

193年

193年阙宣在下邳称帝;不久被杀

仲家

汝南袁氏

1

197年-199年

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199年吐血而亡

三国三国皇帝列表

曹魏

谯郡曹氏

5[6]

220年-266年

220年,曹丕称帝;这里计入曹芳、曹髦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蜀汉

刘氏

2[7]

221年-263年

221年,刘备称帝,嗣汉

孙吴

吴郡孙氏

4[8]

229年-280年

222年,孙权自称吴王;229年,称帝;这里计入孙亮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两晋十六国晋帝列表十六国皇帝列表

西晋

河内司马氏

5[9]

266年-316年

司马炎称帝,这里计入司马伦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东晋

河内司马氏

11[10]

318年-420年

317年,司马睿自称晋王;318年,称帝

成汉

李氏

5[11]

306年-347年

304年,李雄自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338年,李寿改国号为汉

汉赵(前赵)

刘氏

5[12]

308年-328年

304年,刘渊自称汉王;308年,称帝,嗣汉;319年,刘曜改国号为赵;328年,石勒擒刘曜,其子刘熙、刘胤没有称帝;329年,石勒灭前赵;这里计入刘和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后赵

石氏

7[13]

330年-334年349年-351年

319年,石勒自称赵王;330年,称大赵天王,同年称帝;334年,石虎称居摄赵天王;337年,改称大赵天王;349年,称帝;这里计入石祗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冉魏

冉氏

1

350年-352年

350年冉闵在邺城称帝;352年被杀

前燕

慕容氏

2[14]

352年-370年

337年,慕容皝自称燕王;352年,其子慕容儁称帝

前凉

张氏

1

354年-355年

354年,张祚称帝;355年被杀

后燕

慕容氏

5[15]

386年-400年

384年,慕容垂自称燕王;386年,称帝;这里计入慕容详、慕容麟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400年,慕容盛自贬号为庶人天王;之后,慕容熙和北燕的高云、冯跋、冯弘的尊号都是天王,死后谥号是皇帝

南燕

慕容氏

2[16]

400年-410年

398年,慕容德自称燕王;400年,称帝

西燕

慕容氏

4[17]

385年-394年

384年,慕容泓自称济北王;385年,慕容冲称帝;之后,段随、慕容𫖮称王,慕容瑶、慕容忠、慕容永称帝

前秦

苻氏

5[18]

351年-357年385年-394年

351年,苻健称帝;357年,苻坚即位,改称天王;385年,苻坚死后,其子苻丕又称皇帝

后秦

姚氏

3[19]

386年-399年416年-417年

384年,姚苌自称万年秦王;386年,称帝;399年,姚兴改称天王;416年,姚兴死后,其子姚泓又称皇帝,隔年亡于东晋

赫连氏

3[20]

418年-431年

407年,赫连勃勃自称夏王;418年,称帝

桓楚

桓氏

1

403年-404年

403年桓玄在建康称帝;404年被杀,其子桓谦未称皇帝

南北朝南北朝皇帝列表

刘宋

彭城刘氏

10[21]

420年-479年

420年,刘裕称帝;这里计入刘劭、刘子勋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南齐

兰陵萧氏

7[22]

479年-502年

479年,萧道成称帝

南梁

兰陵萧氏

10[23]

502年-557年

502年,萧衍称帝;这里计入萧正德、萧栋、萧欢、萧渊明、萧庄、萧纪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南陈

颍川陈氏

5[24]

557年-589年

557年,陈霸先称帝

西梁

兰陵萧氏

3[25]

555年-587年

555年,萧察在江陵称帝

侯汉

侯氏

1

551年-552年

551年,侯景在建康称帝;552年被杀

北魏

拓跋氏→河南元氏

20[26]

398年-534年

386年,拓跋珪自称代王、魏王;398年,称帝;这里计入元愉、元钊、元婴、元颢、元悦、元法僧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莫折氏

1

524年-527年

524年,莫折大提在秦州自称秦王,不久后病逝;其子莫折念生继位并称帝,527年被杀

稽胡

刘氏

2[27]

525年-535年577年

525年,刘蠡升在山西云阳谷称帝,535年被杀;577年,其孙刘没铎又称皇帝,不久后被俘

葛氏

1

526年-528年

526年,葛荣称帝,528年被杀

大赵

万俟氏

1

528年-530年

528年,万俟丑奴在高平称帝,530年被杀

无记载

王氏

1

530年

530年,王庆云在水洛城称帝,不久后被杀

东魏

河南元氏

1

534年-550年

534年,高欢拥立元善见称帝

西魏

河南元氏

3[28]

535年-556年

535年,宇文泰拥立元宝炬称帝

北齐

渤海高氏

8[29]

550年-577年

550年,高洋称帝;这里计入高殷、高延宗、高绍义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北周

宇文氏

4[30]

559年-581年

557年,宇文觉自称大周天王;559年,宇文毓称帝

隋唐隋帝列表唐帝列表

隋朝

弘农杨氏

5[31]

581年-619年

581年,杨坚称帝;这里计入杨浩、杨侗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宇文氏

1

618年-619年

618年,宇文化及废杨浩称帝;619年被杀

京兆王氏

1

619年-621年

619年,王世充在洛阳废杨侗称帝;621年遭到流放同时被杀

唐朝

陇西李氏

26[32]

618年-690年705年-907年

618年,李渊称帝;690年-705年,为武周王朝;这里计入李重茂、李重福、李承宏、李悟、李煴、李𥙿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武周

太原武氏

1

690年-705年

690年,武瞾称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皇帝,退位后政权改回大唐

文佳

陈氏

1

653年

653年,陈硕真称文佳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称皇帝的女性

光明

白氏

1

683年

683年,白铁余称光明圣皇帝

大燕

安氏→史氏

4

756年-763年

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历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

大秦

朱氏

1

783年-784年

783年,朱泚在长安称帝,国号大秦,784年改国号为大汉,后兵败被杀

李氏

1

784年-786年

784年,李希烈称楚帝,786年被部将所杀

大齐

黄氏

1

880年-884年

880年,黄巢在长安称大齐皇帝,884年兵败而死

无记载

秦氏

1

885年-888年

884年,黄巢兵败而死;885年,黄巢部将秦宗权在蔡州称帝

大越罗平国

董氏

1

895年-896年

895年,董昌在越州称帝,896年兵败而死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皇帝列表

后梁

朱氏

3[33]

907年-923年

907年,朱温称帝;这里计入朱友珪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后唐

李氏(本姓朱邪氏)

4[34]

923年-936年

923年,李存勖称帝

后晋

石氏

2[35]

936年-946年

936年,石敬瑭称帝

后汉

刘氏

2[36]

947年-950年

947年,刘知远称帝

后周

郭氏

3[37]

951年-960年

951年,郭威称帝

北汉

刘氏

4[38]

951年-979年

951年,刘崇称帝

刘氏

1

911年-913年

911年,刘守光称帝,913年兵败被李存勖所杀

杨氏

1

927年-937年

902年,唐朝封为杨行密为吴王;919年,杨隆演自称大吴国王;927年,杨溥称帝

南唐

李氏

2[39]

937年-958年

937年,李昪称帝;958年,李璟向后周称臣,自号唐国主;971年,李煜再自贬江南国主

南汉

彭城刘氏

4[40]

917年-971年

917年,刘岩称大越皇帝;次年改国号汉

前蜀

王氏

2[41]

907年-925年

907年,王建称帝

后蜀

孟氏

2[42]

934年-965年

934年,孟知祥称帝

琅琊王氏

4[43]

933年-945年

909年,王审知受后梁封为闽王;933年,王延钧称帝

宋辽金夏宋帝列表辽帝列表金帝列表西夏皇帝列表

北宋

涿郡赵氏

9[44]

960年-1127年

960年,赵匡胤称帝

南宋

涿郡赵氏

10[45]

1127年-1279年

1127年,赵构称帝;这里计入赵旉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大辽契丹国(大契丹辽国)

耶律氏

5[46](大契丹)7[47](大辽)

916年-947年;983年-1066年(大契丹)947年-983年;1066年-1125年(大辽)

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大契丹国。947年,耶律德光将国号改为“大辽”,983年改回“大契丹”,1066年改为“大辽”。据契丹文墓志铭考证,辽朝曾实行双国号制度。在983-1066年间,不管是大字还是小字,都写作“契丹辽国”,将“契丹”置于“辽”之前。1066年之后,不管是大字还是小字,都写作“辽契丹国”,将“辽”置于“契丹”之前[48]

西夏

李氏(本姓拓跋氏)

10[49]

1038年-1227年

1038年,元昊称帝

金朝

完颜氏

10[50]

1115年-1234年

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这里计入完颜承麟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北辽

耶律氏

2

1122年

包括耶律淳、耶律定

西北辽

耶律氏

2

1123年

包括耶律雅里、耶律术烈

西辽

耶律氏

4[51]

1132年-1218年

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这里计入屈出律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天南

侬氏

1

1049年-1053年

侬智高所建

1

1123年

回离保所建

无记载

史氏

1

1127年

史斌在兴州所建

大楚

张氏

1

1127年

1127年4月金朝拥立张邦昌为帝,为金朝扶植的半独立政权,嗣宋,同年5月,金朝退兵,张邦昌退位,还政宋朝。

刘齐

刘氏

1

1130年-1138年

1130年金朝拥立刘豫为帝,为金朝扶植的半独立政权,1138年初,金朝废刘豫为蜀王,帝号除。

元明清元帝列表明帝列表清帝列表

大蒙古国

孛儿只斤氏

4[52]

1206年-1260年

1206年,铁木真建国并称帝,当时蒙古语“大汗”依汉人习惯译为“皇帝”[53]。1260年,忽必烈即皇帝位兼称大汗;1271年,忽必烈将汉语语境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

元朝

孛儿只斤氏

11[54]

1260年-1368年

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兼称大汗。1271年,“大蒙古国皇帝”忽必烈建汉语国号“大元”,大蒙古国号在蒙古语中继续使用,1368年,元惠宗北逃,元朝灭亡

北元

孛儿只斤氏

3[55]

1368年-1388年

1368年,元惠宗退回草原;1388年,北元取消皇帝尊号

韩宋

韩氏

1

1355年-1366年

1355年,韩林儿称帝

徐宋

徐氏

1

1351年-1360年

1351年,徐寿辉称帝

陈汉

陈氏

2

1360年-1364年

1360年,陈友谅称帝,传子陈理

明夏

明氏

2

1362年-1371年

1362年,明玉珍称帝,传子明升

明朝

凤阳朱氏

16[56]

1368年-1644年

1368年,朱元璋称帝,这里计入朱允炆等不被普遍承认的皇帝

南明

凤阳朱氏

4[57]

1644年-1662年

南明时期称皇帝者和称监国者众多,很多政权同时存在,称皇帝者一共四人,包括朱由崧、朱聿键、朱聿𨮁、朱由榔。

大顺

李氏

2

1644年-1645年

1644年,李自成称帝,传弟李自敬

大西

张氏

1

1644年-1646年

1644年,张献忠称帝

吴周

吴氏

2

1678年-1681年

1678年,吴三桂称帝,同年崩传孙吴世璠。1681年,首都昆明被清朝军队攻破,吴世璠兵败自杀,吴周亡

清朝

爱新觉罗氏

11[58]

1636年-1912年

1636年,后金大汗皇太极定国号清朝并称帝,1644年入关并定鼎中原

近代

中华帝国

汝南袁氏

1[59]

1915年-1916年

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原准备登基称帝,但在筹备期间仍以大总统的名义执行权力。随即爆发护国战争,袁世凯至死没有正式登基

后清

爱新觉罗氏

1

1917年

张勋复辟溥仪为帝,嗣清;同年遭总理段祺瑞讨伐,仅十二天

相关条目[编辑]

中国君主列表

中国皇帝登基年龄列表

中国皇帝在位时间列表

中国皇帝寿命列表

中国君王子女列表

中国皇后及妃嫔列表

中国皇储列表

注释与参考[编辑]

^ 也有人谓乾隆帝在位时间更长,因其传位于嘉庆帝后,自尊为“太上皇帝”,仍为中国实际最高统治者,故应为63年又4个月(从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1735年10月8日)其父驾崩至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本人驾崩)。

^ 秦始皇、秦二世

^ 刘邦、汉惠帝、刘恭、刘弘、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昭帝、刘贺、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孺子婴

^ 王郎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舆

^ 刘秀、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汉殇帝、汉安帝、刘懿、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汉桓帝、汉灵帝、刘辩、汉献帝

^ 曹丕、曹叡、曹芳、曹髦、曹奂

^ 刘备、刘禅

^ 孙权、孙亮、孙休、孙皓

^ 司马炎、晋惠帝、司马伦、晋怀帝、晋愍帝

^ 司马睿、晋明帝、晋成帝、晋康帝、晋穆帝、晋哀帝、司马奕、晋简文帝、晋孝武帝、晋安帝、晋恭帝

^ 李雄、李班、李期、李寿、李势

^ 刘渊、刘和、刘聪、刘粲、刘曜

^ 石勒、石弘、石虎、石世、石遵、石鉴、石祗

^ 慕容儁、慕容𬀩

^ 慕容垂、慕容宝、慕容详、慕容麟、慕容盛

^ 慕容德、慕容超

^ 慕容冲、慕容瑶、慕容忠、慕容永

^ 苻健、苻生、苻丕、苻登、苻崇

^ 姚苌、姚兴、姚泓

^ 赫连勃勃、赫连昌、赫连定

^ 刘裕、刘义符、刘义隆、刘劭、刘骏、刘子业、刘子勋、刘彧、刘昱、刘准

^ 萧道成、萧赜、萧昭业、萧昭文、萧鸾、萧宝卷、萧宝融

^ 萧衍、萧正德、萧纲、萧栋、萧欢、萧绎、萧渊明、萧方智、萧庄、萧纪

^ 陈霸先、陈蒨、陈伯宗、陈顼、陈叔宝

^ 萧察、萧岿、萧琮

^ 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拓跋余、拓跋濬、拓跋弘、元宏、元恪、元愉、元诩、元钊、元婴、元子攸、元颢、元晔、元恭、元朗、元悦、元法僧、元修

^ 刘蠡升、刘没铎

^ 元宝炬、元钦、拓跋廓

^ 高洋、高殷、高演、高湛、高纬、高延宗、高恒、高绍义

^ 宇文毓、宇文邕、宇文赟、宇文阐

^ 杨坚、杨广、杨侑、杨浩、杨侗

^ 李渊、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李重茂、李重福、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李承宏、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李悟、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唐懿宗、唐僖宗、李煴、唐昭宗、李裕、唐昭宣帝

^ 朱温、朱友珪、朱友贞

^ 李存勖、李嗣源、李从厚、李从珂

^ 石敬瑭、石重贵

^ 刘知远、刘承祐

^ 郭威、柴荣、柴宗训

^ 刘崇、刘承钧、刘继恩、刘继元

^ 李昪、李璟

^ 刘岩、刘玢、刘晟、刘𬬮

^ 王建、王衍

^ 孟知祥、孟昶

^ 王延钧、王继鹏、王延羲、王延政

^ 赵匡胤、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

^ 赵构、赵旉、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帝、宋端宗、赵昺

^ 辽太祖、辽太宗、辽圣宗、辽兴宗、辽道宗

^ 辽太宗、辽世宗、辽穆宗、辽景宗、辽圣宗、辽道宗、辽天祚帝

^ 刘凤翥. 通过解读契丹文证明辽朝曾实行双国号制度. 澎湃新闻. [2016-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5).

^ 李元昊、夏毅宗、夏惠宗、夏崇宗、夏仁宗、夏神宗、夏桓宗、夏襄宗、夏神宗、夏献宗、夏末主

^ 阿骨打、金太宗、金熙宗、完颜亮、金世宗、金章宗、完颜永济、金宣宗、金哀宗、完颜承麟

^ 耶律大石、耶律夷列、耶律直鲁古、屈出律

^ 元太祖、元太宗、元定宗、元宪宗

^ 杨富学. 回鹘文献所见蒙古“合罕”称号之使用范围 (甘肃敦煌研究院). 1997 [2023-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1). 合罕,是蒙元时代蒙古大汗的称号,在元代蒙古文献中,该词多有出现,有时依中世纪蒙古语习惯写作qa·an qan,有时又写作qa·an,汉语一般都直译作合罕、哈罕、恒罕或匣罕等,也有的又依汉人习惯加上了“皇帝”二字。

^ 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元泰定帝、元天顺帝、元明宗、元文宗、元宁宗、元惠宗

^ 元惠宗、元昭宗、元天元帝

^ 明太祖、明惠宗、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明代宗、明宪宗、明孝宗、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明光宗、明熹宗、明思宗

^ 弘光帝、隆武帝、绍武帝、永历帝

^ 皇太极、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嘉庆帝、道光帝、咸丰帝、同治帝、光绪帝、宣统帝

^ 预备登基

外部链接[编辑]

孙英刚:〈转轮王与皇帝:佛教对中古君主概念的影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金子修一:〈日本战后对汉唐皇帝制度的研究(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金子修一:〈日本战后对汉唐皇帝制度的研究(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相关文章

集装箱改变世界(修订版)
旧版彩票365下载

集装箱改变世界(修订版)

🌱 06-28 💬 627
部落冲突短暂休息多长时间
旧版彩票365下载

部落冲突短暂休息多长时间

🌱 06-27 💬 793
传奇世界右键跑不动?教你如何轻松解决!
beat365体育亚洲网址

传奇世界右键跑不动?教你如何轻松解决!

🌱 07-02 💬 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