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驾车十大禁忌盘点专家教你解决技巧
禁忌一:忘记检查轮胎
气温高,速度快,容易造成爆胎,爆胎会导致方向失控酿成事故。爆胎原因很多,防止爆胎,还要从出行前的准备说起。
技巧:出行前四个轮胎都要仔细检查一遍,最好到专业维修店调整好轮胎气压。尤其不要忘记检查备胎,看是否完好有气。中途休息时,也要检查轮胎,用拳头敲打一下,看是否正常。如果有漏气,要立即修补。一旦行驶中发生爆胎,不能急踩刹车,这样车子容易打横失控。要紧握方向盘,逐渐减速靠边。
禁忌二:时速快慢不均
高速公路就该高速行驶,但速度快了,新手会紧张,方向也会跑偏,易引发事故。但是慢了,尤其是正常路况下低于80公里/小时,容易给快速上来的后车造成视觉错误而发生追尾。
技巧:在上高速前,就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速,这也为今后高速公路行驶,奠定一个“个性速度”。建议新手初次上高速,正常路况下保持90-100码,如果只能低于80码的,建议还是走普通公路。另外,尽量在车行道内行驶,不要长时间占用超车道。
禁忌三:不声不响超车
高速公路超车是必然的。但很多新手缺乏经验,超车时忘记打转向灯,或一打灯还未仔细瞭望,就开始超车了。这有两大危险:一是前车也许正要超车,也靠了出来,二是后车距离太近或正想超车,互相抢道,发生碰撞。
技巧:超车前一定要前后看清楚再动手。尤其是超越大货车时,一定要确认前车已经知道了你的意图。先打转向灯,连续摁喇叭,必要时打远光灯示意。开始超车了就要果断,返回行车道时要看一下后视镜,确保后车安全距离。还有,被超车时不要紧张,管好自己的方向,走好自己的车道。尤其是大型客车超上来,偶尔会在两车之间形成旋转气流,此时要紧握方向盘,紧盯前方车道,让它快过去。
禁忌四:跟车距离太近
高速公路车速快,车距相应要拉大。以100公里时速计算,一秒钟车轮就滚出28米左右。
技巧:通常时速100公里,跟车距离就是100米。高速公路上会不断出现确认车距的指示牌,可以此来估计自己的跟车距离。尽量不要长时间跟在大货车后面,这类车体积大,阻挡前方视线。而且有些货车尾灯昏暗,潜藏危险。
禁忌五:雨刮器喷淋没水
春天时晴时雨,雨止路还湿,前车溅起的细密的泥水会覆盖挡风玻璃,此时用雨刮器是刮不干净的,要喷水刮。但很多新手出发前没有检查喷水装置,没水喷,视线一片模糊,干刮,则更加模糊。
技巧:出发前一定要确认喷淋有水。挡风玻璃溅模糊了,喷水刮拭前,先看清前方道路,车流不复杂,因为一喷水刮拭,会有短暂的成片模糊,此时要适当降低车速,连续喷水,雨刮器开到中档速度。
禁忌六:开车接听手机
高速行驶接听手机,一注意力分散,方向跑偏,二车速突然减慢,易引起后车追尾。
即使是用耳机,也有同样问题。
技巧:上高速前把手机开到静音状态。因为听着铃声响不去接,心情会很急躁,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开车。开到静音状态,到休息站时,再拿出手机给来电一一回复。高速公路是全封闭的,即使家中遇到急事,也不可能立刻掉头,还是要到下一个出口再返回的。所以不必急于在路上接电话。再一个方法是指定一位乘员专给你接电话。
禁忌七:开车拧饮料瓶盖
开车时口渴了,要喝饮料,一手扶方向盘,一手拿起饮料瓶,单手去拧瓶盖子。拧不开,又低头看,这一来,前方有情况就来不及处理了。
技巧:事先准备好盖子可以用手推开的饮料瓶,或者带吸管的饮料瓶。如果有乘员,这件小事,一定不能自己做,就指定由他供水。
禁忌八:错过出口倒车
一不小心错过了出口,又倒车回来,或者在经过路牌时,突然刹车减速,甚至停下来看路牌、打电话问。这都是高速公路行车的大忌。
技巧:高速公路上因道路不熟,低速行驶或突然停车造成的追尾事故很多,而且大都发生在出口附近。出发前最好先问清楚要下的出口名称,或者在高速入口处向路政人员打听清楚。然后一路上要留意标志牌,一般出口前2公里开始就有提醒标志。万一开过头,千万不能倒车,只超过一米也不行。应该在下一个出口下去,到收费站问清楚后,再重新上路。
禁忌九:司机与乘客高谈阔论
自驾游一般车上都是趣味相投的好朋友,大家一路说笑,司机有时也会“忘我地”加入进去。司机有时为防止疲劳瞌睡,需要有人在一边说说话,但聊得太投入了,就会严重分散注意力,引发不良后果。
技巧:乘客可以适当和司机说说话,但不要说那些需要动脑筋或要引起争论的话题。司机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开车上,偶尔听几句,不要多参与。
禁忌十:路上停车大家围观
在高速公路上遇故障停车,车子突然靠边,停车后不设警示标志,乘客又都围着车子看,这是非常危险的。
技巧:遇到故障,如果车还能开动,要确认后车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再打转向灯靠边,停在硬路肩上,打开双跳灯,在车后100米以外设警示标志。乘客全部离车,站到侧护栏的外面,千万不要站在车边围观,更不能坐在车里。很多追尾事故发生在停车道。
开车有技巧注意避免9个致命损车行为
不同的车主来使用汽车,汽车的寿命也就有长有短,只要车辆年审可以通过就可以上路行驶,但如何能保证汽车更长寿命的使用.有没有不经意间做出一些毁车行为.下面小编带着大家看看车主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哪些是致命损车的。
一、长期停车在不平整路面
停车费不断上调,而且城市中心地段停车位也相当难找,因此有一部分为了省钱的车主,就会寻找一些免费的位置来停车。因为免费,所以位置就经常会是一些马路牙子、坡道等位置。车主在省钱的同时却忽略了长期让一侧车轮停在马路牙子上,或者是凹凸不平有坡道的路面的话,会对车辆有较大的损伤。
长此以往,车辆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会导致四轮落差过大,对车架造成扭曲,严重的程度甚至会影响到正常开关车门。
二、停车水平有限,停车车轮不回正
有很多新手对于停车入位操作不熟练,尤其对侧方停车难以驾驭。好不容易勉强停入位后就匆忙离车,并没有养成车身调直、车轮回正的习惯。如果偶尔这些停车并无大碍,但如果是长期这样停车的话,在不回正车轮的情况下长时间停放,极易导致方向机拉杆及防尘套损害,从而影响转向系统的正常工作。
三、高挡低速行驶
一些手动挡车型的车主,为了达到节油降噪的目的,一味地降低发动机工作转速,有的甚至不到1500转/分钟就强行升挡。发动机长期处于高挡低速运行状态可能导致积碳产生,从而出现动力下降、油耗增加的不良后果。
其实对于大部分中小排量的手动挡车型,应该至少将升挡转速控制在2000转/分钟左右。超车或上坡时则应视实际情况再将发动机转速提高,以保证获得充足的扭力。
四、单侧碾压减速带
现在许多小区入口和停车场入口都会设置减速带,突出地面一定高度,让车辆不得不减速通过。很多车主在通过这样的减速带时,喜欢只用一侧的轮子轧过去,认为这样冲击小,对车子损害小。
看似车辆单侧通过减速带让车辆的冲击力小了,这样不需要降太多速度就可以通过,但其实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由于长期受力不均匀,这种单侧碾压减速带的习惯很容易伤害了悬架系统并影响车轮定位角。
五、过度热车
原地怠速热车不仅效果有限,还浪费汽油和时间。当引擎在没有负荷的状态下,温度的爬升是相当缓慢的,也就是说,引擎在怠速状态下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
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原地热车30秒左右后,立即上路行驶。但由于此时引擎及驱动系统都尚未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仍应将转速控制在约2000转/分钟之内,待水温达到正常后方可高转速运行。
六、熄火后仍使用电器设备
长时间熄火后仍然一直在使用车内大功率用电器,比如开着车辆大灯、停车在路边长时间听音乐等等。这样可能很快导致蓄电池彻底放电、车辆无法启动的严重后果。
七、油箱见底后才加油
有人比较懒,有人是很少去注意油箱刻度,直到油箱警示灯亮起后还会再行驶一段距离再去加油。可是有时燃油警示灯亮起后再去找加油站时,有可能出现附近没有加油站的情况,弄得手忙脚乱。而且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的话,车辆的油泵寿命可能会大大降低。
电喷汽车的燃油泵都是依靠燃油自身进行冷却,如果油位过低,极有可能出现油泵过热甚至烧毁的情况。因此车主应当在油表显示最后四分之一刻度前为车辆补充燃油,保障油泵得到充分冷却,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八、大力按开关按钮
有些车内的电器设备的开关,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按键会不够灵敏,如果暴力操作,极容易出现短路、断路等故障,影响车辆正常使用。
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音响CD按键、天窗开关按键、电动车窗玻璃按键、雨刷器喷水按键等等。这些按键本来就使用率很频繁,如果大力操作或连续反复操作,很容易造成损坏,严重时会影响电气系统的使用寿命,甚至出现当场烧毁的极端情况。
九、原地打轮,并把方向打满
对于一些新手来说,在移库或倒车时,经常会把车轮原地打满再移动车辆,因为对车辆的控制不是很熟悉,反倒会影响汽车的寿命。
因为经常原地打轮或者将方向长时间打满时,液压助力泵将承受比正常状态下高出数倍的负荷。经常这样操作的话,助力泵会较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将导致助力泵寿命减少,严重的可能在短时间内烧毁。
原地打轮的正确方法是:等车轮开始滚动后再同时配合车轮滚动的速度来配合相应的速度来转动方向盘,车行驶快就快速打轮,车行驶慢就可以慢速打轮。尽量不要将方向盘打到底,保持一定的余量,如果停车位很狭窄,不得不打满方向盘后行车,也要注意尽量缩短打满的停留时间,最好保持在10秒以内。
汽车的寿命与使用方法息息相关,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总有人说自己的车遇到莫明其妙的故障,其实有可能就是因为操作不当而造成了一定的损坏。
冬天也能放心出行 冬季用车养车那些事
关于车辆冬季养护的一些注意事项
1.检查和更换机油
机油又称润滑油,是汽车上最重要的用品之一。任何汽车都需要用到润滑油,它能够很好的起到为发动机润滑,降温等作用,能够更好的保护好发动机使之运转更平顺,使用更长久。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冬季使用机油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目前市面上的机油多使用SAE等级别标识黏度,SAE是英文“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缩写。例如:SAE15W-40,其中“W”表示winter(冬季),“W”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机油越稀,低温流动性越好,冷启动能力越好,可在温度更低的环境下使用。
个人在进行检查或者保养时候可以针对自己地区的冬季最低气温,适当的更换适用的机油,可以免除冬季气温低造成的汽车启动困难以及起到对发动机养护的目的。
2.检查防冻液和玻璃水
玻璃水也分为夏季用和冬季用两种。在进入冬季前一定要记得更换成冬季用玻璃水。虽然在夏季能用清水和清涤水代替,但在冬季,这些替代品就有可能会结冰,所以冬季里不可使用。在冬季0℃以下环境中,应更换抗冻的冬季玻璃水。又或者在玻璃水中加入适当比例的酒精,也可达到降低冰点、抗冻的目的。
有的车主喜欢在夏天用普通的自来水充当玻璃水的作用,这样做只有害处没有好处。自来水含有较多杂质,时间长了,杂质会依附在橡胶管内,影响正常的喷水。长期使用可能会使玻璃表面与雨刮器之间摩擦力加大,玻璃产生划痕。其实,清水只能简单地清洗灰尘,对车窗上附着的脏污、虫尸,并没有彻底清洗的能力。而到了冬季一定不要忘记更换防冻型玻璃水,针对自己地区的温度更换相应的玻璃水。
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使用汽车冬季专用防冻液。尤其北方天气寒冷,大部分时间气温低于零度。如果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是普通的水,即会结成冰,轻则造成汽车无法正常启动,重则造成发动机的严重损坏。
3.检查汽车蓄电池
蓄电池的电极接线处是季节交替时节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所以要注意保养。检查时,如果发现电极接线处有绿色的氧化物,要记住拿开水冲掉,如果这些绿色氧化物不清除的话,会引起发电机发电量不足,使电瓶处于亏电状态,严重时会引起电瓶的早期报废,或者是打不着车。用开水冲掉后,并要用压缩空气吹干水分,然后喷涂上专用的防护剂,防止氧化层再次出现。
4.检查轮胎
春夏季高温,为防止轮胎气压过高爆胎,要经常检查轮胎的气压,而秋冬气温下降时则要补充气压,以使其保持在规定的气压范围。同时,还应检查轮胎是否有刮痕,因为橡胶在秋冬季节容易变硬,轮胎易漏气或扎胎。胎压只要达到本身规定的数值即可。
5.检查空滤
通常我们所听说的三滤,其实它们分别的名称是汽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以及空气滤清器,而空气滤清器我们通常也叫做空气滤芯,我们都知道发动机的运转需要大量的空气与汽油相结合的燃烧,过脏的滤芯不能达到很好的过滤,也就使发动机负载更大,久而久之将对发动机产生不良的后果以及对寿命上的极大损伤。
6.检查车辆的灯光
灯光方面主要是检查大灯、雾灯、刹车灯、转向灯工作是否正常。如果发现其中一项或几项出现问题,可能是灯泡已到达寿命,也可能是电路出现故障。建议进行系统的检查,冬季雨雪、雾天经常出现,灯光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我们的行车安全。
7.刹车系统检查
刹车片也叫刹车皮。在汽车的刹车系统中,刹车片是最关键的安全零件,所有刹车效果的好坏都是刹车片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说好的刹车片是人和汽车的保护神。
其他注意事项:
1.空调系统检测
冬季又到了使用暖风的季节,暖风系统在停用很长时间后,也会出现故障,所以先要试一下有没有热风、风机运转有无异响、风管是否通畅。有时遇到暖风水管中的防冻液长期不流动,凝结堵塞了循环管路的情况,虽然不影响行车,维修起来却十分麻烦,有了问题一定要及时到修理厂修理。
2.做一次“美容”
入冬前最好为汽车全身做一次“美容”。因为入冬后天寒地冻、刷洗车辆的次数也会减少,所以冬初打蜡是保养车漆的好办法。另外打过蜡的车身不易沾水,冬季里不易出现结露成冰的现象。
3.皮带检查
皮带的检查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出现了打滑、断裂的现象,将会使相关的辅机丧失功能,或使其性能下降,从而影响到汽车的正常使用。皮带的橡胶还有一个老化问题,如果皮带橡胶严重老化,必须及时地更换新皮带。
总结:马上就要到冬季了,汽车的冬季维护工作至关重要。一些车主自以为觉得没有必要,其实真要到了出现危险的时刻,都是因为没有对车辆进行必要的检查和保养才会出现问题的。特别是北方的冬季,基本都处于零下温度,对于车辆的使用要求也成倍增加。所以,有备无患,入冬前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让出行变得更安全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