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见了他们,都像见到皇帝身边的虎狼猛将,不敢逼视。然而一旦这个铁血部队的成员离开皇宫,执行皇帝交给的任务时,他们又会变得低调隐蔽——脚下的锦靴变成了寒酸的草鞋,连最普通的百姓也不会多看他们一眼。
为什么明朝的禁卫军,拥有如此大的权力,能左右生死存亡,却只能穿草鞋外出呢?这其实是明朝实行等级森严鞋履制度的结果。这种看似古怪的制度,却在明朝社会各个阶层执行了几百年,成为当时的“新常态”。
二、严苛鞋履制度 显示等级森严
朱元璋出身贫寒,对于等级的观念极为看重。他时常担忧权力过大的臣子会威胁皇权,因此设立锦衣卫来监视百官。同时,他还利用鞋履制度来显示等级差异,威慑想要觊觎皇权的心思。
明朝实行了细致入微的鞋履规定:百姓不能随意更改鞋式,只许穿草鞋或直缝皮鞋,违者极刑。官员只有在朝时才许穿黑、白两色皂靴,平时所有人等级越高,鞋子越简单。这可谓是“越简陋代表地位越高”的古怪制度。朱元璋认为,鞋履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因此要用制度严格规范,通过等级森严的鞋履展现社会等级的差异,以达到士夫自守,勿踰矩的效果。
根据衙门文书记载,明朝初年,一些人违反规定,私自制作改良皮鞋出售。结果被锦衣卫抓获,全家被斩,以儆效尤。当时百姓们看到血腥惨象,都自觉遵守鞋履规定,生怕牵连害及全家。这残酷手段直接显示出朱元璋力图通过鞋履等级制度来达到镇压监控的目的。他绝不允许任何违反等级制度的苗头出现,必将以重典惩治,绝不姑息。
而军人的鞋式也根据级别有不同规定,以资识别。每年新进文武官员的鞋子,都由专门的机构制作发放。可见,这不是简单的穿着指导,而是一整套等级森严的制度,将人们牢牢划分进等级圈子,不许逾越。这种制度执行数十年后,已成为社会运行的“默认设置”,人们世代生活在其中,很难想象还有其他可能。
三、锦衣卫草鞋现实 一隅显示制度本质
在这个制度下,即使拥有极大权力的锦衣卫,也必须在外出时穿草鞋,以示谦卑,不让百姓起疑。这也让锦衣卫可以更好地隐藏身份,搜集皇帝需要的情报。
锦衣卫成员小张是典型代表。他为人谨慎内敛,言语少,但是身手出众。13岁时便通过层层选拔进入锦衣卫,深得皇帝赏识。20出头的他已经是礼部侍郎的红人,但是在皇宫之外,他永远只穿破旧的草鞋。
一次,小张奉皇帝之命外出搜查谣言的源头。路过村庄时,他装成行商的样子,和村民混在一起打听消息。谁知一个不起眼的草鞋少年,竟然引起一位村妇的关注,她偷偷塞给小张一个馒头,以为他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小张道过谢后匆忙离去,心想这鞋履等级制度果然起到了作用。
这一幕恰好展现了明朝等级森严鞋履制度的现实一隅。身为锦衣卫的小张,只要脱下锦衣,脚踩草鞋,就能隐藏身份,达到监视民情的目的。这显示制度的实际效果。但同时也表明,这种外在形式上的等级划分,并不能改变人的内心世界。小张心中明白自己的身份,但是为达目的可以隐忍臣服。
四、制度非议 现实图景
也有人对此制度颇有微词。一位老官吏临终时对儿子说:“我做官几十年,才明白过来,皇上设立等级森严的鞋履制度,其实是担心权贵们觊觎他的龙位。但是纵观历史,真正的忠臣志士是不会因此改变的。朝中那些苟且偷安者,才会甘心就范,不敢有二心。这恰恰说明了他们的劣根性。所以我儿,要做个气节如山,胸襟如海的人。不要为外在的规矩所迷惑。”
这位老官吏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朝局的深刻洞察。他认为鞋履制度只能规范行为,而无法改变人的内心。真正有志者仍然会坚持自己的信念。这种非议同时也反映出,面对等级森严的现实,仍有仁人志士怀抱理想,不放弃希望。他们暗中期盼着改变,哪怕外在必须顺从,心中也从未屈服。
结语
可以看到,这种看似古怪的鞋履等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籍籍无名监视百官的效果,帮助朱元璋巩固了皇权。它揭示了那个时代等级森严的一面,但也遭到一些明智人士的非议。对朱元璋来说,这种制度有利于士夫自守,等级森严,从而减少权力争夺的可能,确保君权神圣不可侵犯。它维系了明朝的统治秩序数十年。
今人感慨万千时,也许可以从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外在的等级规矩并不能左右人的志向,真正有担当的人仍会坚持正道。当我们面对种种不合理的现实时,也可秉持正义,坚定心智,待时机成熟时化消弊病。透过历史浩瀚的烟云,审视当下,启迪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